查看原文
其他

皮耶特罗·马切罗:钟情于16毫米胶片创作的意大利导演 丨《狼的嘴》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去年有幸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看了一部改编自杰克·伦敦同名小说的《马丁·伊登》,为影片的胶片影像与复古气质深深吸引。近年来欧洲不少新锐导演开始重拾这种胶片影像创作:葡萄牙的米格尔·戈麦斯(《禁忌》《一千零一夜》)、加布里埃尔·阿布兰特斯(影射球星C罗的荒诞剧《迪亚曼蒂诺》),意大利的阿莉切·罗尔瓦赫尔(《幸福的拉扎罗》)、乔纳斯·卡皮纳诺(《罗姆男孩》)等等。而同属于这个阵营的导演现在又多了一位:皮耶特罗•马切罗(Pietro Marcello),这位意大利导演不太为人所知,他之前一直拍纪录片为主,此前只拍摄过三部具有实验性质的纪录片,而《马丁·伊登》是他第一部剧情电影。接下来的几天,请跟随着电影触觉的脚步,一起回顾这位意大利新锐导演的创作踪迹,感受他作品里的独树一帜的复古影像气质。







没想到皮耶特罗•马切罗(Pietro Marcello)早期作品就将胶片和数码高清影像糅合得水乳交融。拿这部《狼的嘴》来说,已彻底粉碎传统纪录片与虚构剧情片的界线。男声旁白与画面上的人物行动并不匹配,由此制造出意想不到的声画错位之妙。导演深谙历史档案资料片(archive footage)的表现力,他将这些年代感浓郁的片段(如火车上的男人、昔日的街道、行进的马车等等)嵌入到主人公的摆拍场景里,与当下的纪实情节并置。不同质感和帧数的胶片与数字影像神奇地衔接起来,碰撞出跨越时空的魅力。有一段更令我印象深刻,利用蒙太奇声效和老电影画面还原出主人公当年跟警察火拼后逃亡中枪的场景。这种糅合今与昔影像的手法令主人公的回忆更鲜明地展现观众眼前,将私人化的口吻融入到历史洪流之中,勾兑出复古而浓烈的怀乡情结。大街小巷上孩童和狗狗的好奇眼光,缓慢行走的马车,不断从主人公记忆深处累积出对热那亚这个港口小城的印象。


游离的男声旁白在制造出有趣的声画错位之外,其实还隐藏着LGBT的话题。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男子气概的罪犯,他出狱后重返社会,在街上做小贩维持生计,而令人意外的是家中等待他回来的竟然是一位彼此相恋十多年的跨性别人士!这种带有阿莫多瓦“奇情”色彩的人物背景与关系的冲击力令人咋舌,并在影片最后10多分钟的对话访谈里娓娓道出。所幸并非出自猎奇的眼光,而是真正的爱情,它不仅经得起时间考验,也足可以跨越性别和旁人的眼光,他们两人这段苦尽甘来的关系恐怕就是一个最准确的总结。


马切罗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往往从毫不相关的人物刻画切入。这部跟《遗失与美好》类似,开头的人物情节令人摸不着头脑,《遗失与美好》是一群带着面具的人,而这部是讲述从海上来的移民,而在结尾关于移民的画面也再度浮现。由此可见,导演似乎想借此突破原有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的单调局限性,而将这部作品作为对热那亚这座港口小城的纪念,从历史档案资料片里足可体味到这种浓浓的乡愁感,再加上高品味的歌剧配乐,顿时令这部难以归类的人物纪录片泛出时空断裂的眩晕感与猝不及防的柔情蜜意,让人怦然心动。




电影作者


萨弗迪兄弟:《原钻》《好时光》《天知道》
特里·爱德华·沙尔茨《浪潮》《黑夜造访》《克利夏》

乌利胥·柯雷《平顶房》《窗户周一到》《嗜睡症》《我房即世界》

贾法·帕纳西《出租车》《这不是一部电影》《闭幕》《三张面孔》

小克莱伯·门多萨:《巴克劳》《水瓶座》

康捷米尔·巴拉戈夫:《高个儿》《亲密》

昆汀·杜皮约:《鹿皮》《在警局!》《错》、《恶警蛋碎》

刁亦男:《南方车站的聚会》《白日焰火》 《夜车》《制服》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212号房间》《喜欢、轻吻、快跑》《浴男》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